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專題報告

A引言: 大家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在中國大陸的中山呢?我們認為中山是個充滿大自然和城市建築的地方.中山是一個二線城市,既有著現代化的建築,也有著中國古時的建築.中國本來是不會有這樣的變化,到底是誰令不願意作出任何改變,古板守舊的中國有這樣的變化呢?原來是一名叫孫中山的人.我們現在稱他為國父.他推翻了滿清政府200多年的統治.引入西方技術,改進中國技術.改善人們生活.所以我們才有著"自由".有著我們美好的生活!


B內容: 孫中山先生,他是我們的國父,他除了是一個革命家外,還是一個政治家。在他12歲的時候隨兄長出國,接受西方國家的教育後,自此就變做了一個滿懷愛國和變革的青年。回國後,他在香港學醫,並在廣州,澳門行醫。孫中山革命的來源來自香港,還有在香港籌劃革命起義活動,還有廣泛的宣傳,促使民眾覺醒,推動知識分子參與革命推行革命思想,推反滿清。孫中山開始他的革命,孫中山先生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於1895年10月26日起義,但因消息洩漏,清廷以重賞緝拿孫中山,最後,孫中山逃走到檀香山,開始了長達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雖然多次武裝起義失敗後,還有很多人反對孫中山的革命,但孫中山和他的戰友毫不氣餒,還想推反滿清。國父於16年內起義了11次,最後一次起義終於成功,推翻了腐敗無能的滿清
孫中山起義革命的過程
第一次廣州起義 1895年 孫中山率領鄭士良、陸皓東等人,準備襲取廣州。但是事機洩漏,清政府展開搜捕,陸皓東被捕犧牲。
第二次惠州起義 1907年 10月8日,孫中山命鄭士良等人於惠州三洲田發動起義。
第三次潮州黃岡起義 1907年 五月 命余丑起義於潮州黃岡,歷六日而敗。
第四次七女湖起義 1907年 六月 命鄧子瑜起義於惠州七女湖。
第五次防城起義 1907年 九月 命王和順起義於欽州王光山。
第六次鎮南關起義 1907年 十二月命黃明堂起義鎮南關,並親臨指揮。
第七次欽州、廉州起義 1908年 三月二十七日 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
第八次河口起義 1908年 四月 命黃明堂起義於雲南河口。
第九次廣州新軍起義 1910年 二月 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於廣州。
第十次黃花崗起義 1911年 四月 趙聲、黃興等人在廣州領導起義。後收殮到72具烈士遺骸,合葬於黃花崗。
第十一次武昌起義 1911年 推翻滿清政府
最後武昌起義後,孫中山被選為臨時大總統。



孫文記念公園
孫中山像

中山故居公園

孫中山記念館

孫中山死後

C總結:孫中山這十一次的革命推反了滿清政府,引入西方技術,改善了中國人民的生活,例如:把封閉的滿清推反,不受到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控制,幫國民引入西方新的技術,改善生活。還有,在孫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可以看到孫中山的性格和成就,第一,他表現出超人的智慧與學識,並倡三民主義作為革命的照路燈。第二,孫中山的領袖才幹,普遍護得海外留學生、華僑和新興的中國知識份子的支持,使革命運動能持續下去。第三,孫中山的大無畏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雖然有十次的革命起義雖然失敗,但孫中山還不放棄,繼續推行反清行動,推反滿清。

D感想:
               陳凱雯
今次中山之旅我們真是獲益多,我了解到很多有關孫中山的生平、親人、事跡。
在找資料時,我們都很比心機,務求找到好資料。我們實在感到十分喜悅,喜於中山的還保存很多孫中山的事跡,悅於中國的團結。
我們覺得孫中山是我國偉大的國父,我們真的十分敬佩他。他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口號,以令人醒覺,他的精神遺留至今,他的奮鬥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這是個難忘的旅程。

                             黃國樑
去完中山後令我大開眼界,原來孫中山先生是進行了十一次的革命推反滿清政府。雖然推反很多次都失敗,但孫中山都毫不放棄,最後他成功推反了滿清的統治,他這不屈不撓和愛國的精神都是值得我去借鑒的。

                              周冰鑫
今次去完中山後,令我對國父孫中山先生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包括他的性格,和一心推反腐敗的滿清,為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愛國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雖然有十次的革命都失敗,但都無損孫中山的革命精神,這種不屈不撓的性格是值得我們去學習。

              彭淑玲
這次的考察讓我學習了很多。例如孫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蹟,堅強不屈的精神。一心推反腐敗的滿清政府.這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次的考察很有意義.
E分工:
引言:chow ping yam&chan ho man
內文:黃國樑&chan hoi man
感想:chow ping yam&chan ho man&黃國樑&chan hoi man&pang shuk ling
相片:chow ping yam&chan ho man&黃國樑&chan hoi man&pang shuk ling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專題探究計劃書

A: 學生姓名
1: (組長)陳凱雯
2:陳浩文
3:黃國樑
4:周冰鑫
5:彭淑玲

B: 題目:中山的奇妙之旅~

C: 上述題目與哪個探究範圍有關?(可選擇多項)
今日香港 
全球化
傳媒
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現代中國 - 孫中山對中國的影響
資訊及通訊科技
D: 背景資料、相關概念和知識: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本名孫文,廣東中山人,是醫師、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家、中國民族主義者中國國民黨總理、第一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亦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在流亡日本時,曾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故後人以「中山先生」相稱;其後以此稱謂對孫文的慣稱為「孫中山」。
孫中山早年受基督教會教育,認識西方世界較深,通曉多種語言,有醫生資歷,倫敦蒙難後引發政治風波,使其在中外享有知名度,被多數外國人視為革命領袖。而在國內,多數革命者也認為他的聲望與能力足以成為革命組織的代表人物,因此在武昌起義後順利被選為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為建立中華民國政府的革命發起者之一,由他所提出的《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亦影響深遠,晚年推動聯俄容共政策,使得中國共產黨得以在國民黨內部迅速發展,是海峽兩岸都受到尊重的革命家。
孫中山領導革命,推翻專制獨裁之滿清,建立民主共和之中國,被譽為「國父」。
E: 探究目的
了解孫中山先生的開國功績

F: 焦點問題:
1. 了解國父在香港生活的歷史;
2. 緬懷他對中國的貢獻

G: 假設(如有):
孫中山有放棄過革命,孫中山的革命失敗

H: 暫定探究進程和初步定出之探究計劃:
   (應包括或已曾考慮到可能的須探究角度和研究對象;並須列出初步擬訂的資料搜集和分析方法、計劃進程和預期面對的困難和限制)

10月18日:設定題目
10月18日~31日:搜集資料
11月1日:交專題探究計劃書
11月11日~12日:去中山考察
11月13日~12月1日:整理資料
12月2日:交專題報告


I: 探究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探究孫中山的生平,讓後人好好學習及對歷史有進一步的了解

J:參考資料:孙中山纪念堂http://www.zhongshantour.com.cn/travel/travel/landscape-details.jsp?bas_id=1104738422142721
中山紅色軍事文化博物館
http://www.zsred.cn/index.asp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中山之旅感想

  今次去完中山後,令我對國父孫中山先生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包括他的性格,和一心推反腐敗的滿清,為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愛國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雖然有十次的革命都失敗,但都無損孫中山的革命精神,這種不屈不撓的性格是值得我們去學習。

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平民總統孫中山》 馬庚存

    孫中山先生當總統後曾說,我「實在是全國人民的公僕,是來做你們的奴隸的」。他說到做到,身體力行,不放空炮。

當時,要求會見孫中山先生的有許多達官顯貴,先生同他們談話僅限於五分鐘。但對普通的群眾就不限時間了,他會拉著他們無休無止地談下去。

一次,孫中山先生和親友到杭州度假。當地警察局派了兩個警士跟隨著,說是「來保護貴人的」。先生說:「哪有什麼貴人,我是一個平民!警察是維持地方治安的,快回去執行你們的任務吧!」

1924年,孫中山先生經常到廣東大學講演,步行往返時,很多人都站在街道兩邊瞻仰先生的風采。一次,一個渾身很髒的窮人家的孩子,在先生前面轉來轉去。一位隨身警士惱了,一把將孩子推開。先生當時就露出不高興的神色。回到大元帥府後,他把那警士叫來批評道:「你為什麼要推開那個小孩?他雖然窮,但他同我們一樣也是人。我們對於窮人應該特別關心。」

孫中山先生生活簡樸,非常節約。他不吸煙不喝酒,平生唯一的嗜好便是讀書,無論是在戎馬倥之中,還是在艱難危急之時,都手不釋卷。他一生清貧,沒有積蓄,死後除書籍手稿外,沒有任何遺產,甚至連在上海的那所美洲華僑捐贈的住宅都抵押了出去。

跟隨他多年的同志,從來沒有聽他談起做壽的事,甚至連他的誕辰是哪天也不清楚。後來,他的鄉親遠道來看他,提到「明天就是你的生日」,大家這才知道先生的誕辰原來是11月12日。那年大家都想為他賀壽,熱鬧一番,但他堅決反對。爭執的結果只是由廖仲愷等幾個比較熟悉的同志在住所辦了兩桌簡單的酒菜,算是祝壽的酒宴了。

孫中山先生不喜歡中國的長袍馬褂,也不愛好時髦的西服洋裝。他認為做西服要用外國衣料,那會使我們的黃金白銀外流。後來先生找曾當過裁縫的同盟會會員黃隆生,替他裁製了一種他自己設計的新式上裝。先生參照南洋華僑工人流行的服裝,加上一個小翻領子,口袋增為四個,並把兩個下袋改成很大的明袋,以便裝放書本。試穿時,他高興地說,這種衣服好看、實用、方便、省錢。這就是我們今天常見的中山裝。

在孫中山先生偉大的一生中,這幾件事情不過像幾點浪花而已,但是,卻閃射著崇高品格的光輝,怪不得他被人們譽為「平民總統」了。


問題:對於總統這種身分,隨行衛士和孫中山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答:隨行衛士可能會想"孫中山堂堂一個總統,當然要受平民尊敬!但這孩子太沒禮貌了!"
           
    答:孫中山可能會想"這裡的人都是平等的,人沒分貧或富,為甚麼因為他骯髒就把他推開?
就算是貧是富,我們都要尊重!!!"
Half From: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10091301040

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是以中國清末的民族革命家、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名字命名的公園統稱。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以及台灣和世界其它各華人地區所建立的中山公園,都是為了紀念孫中山而設立及命名。
中山市中山公園
中山市中山公園位於廣東省中山市石岐區的煙墩山內。194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此處被闢為中山公園,園內翠竹夾道,古樹參天,是一個漂亮的山林公園。每年重陽,都有大概2萬人左右前來登高望遠。園內煙墩山上的文塔建於明朝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塔高24.5米,是一座七層八角的磚砌花塔。入夜,在燈光的點綴下熠熠生輝,如一座剔透玲瓏的寶塔。現時中山市中山公園是中山十景之一,稱為「阜峰文筆」。
中山市孫中山紀念堂公園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市區中心。而坐落於該公園內的孫中山紀念堂現為中山十景之一,稱為「仁山玉宇」。

中山市孫文紀念公園位於廣東省中山市東區,興中道南端(即興中道與城桂路連接處),佔地26.6公頃(358179平方米)。該公園不設門票,遊人可以免費進園自由參觀遊覽。全園主要由兩個平緩的山坡改建而成,分為革命紀念區和綜合遊覽區兩個不同功能的區域。革命紀念區以紀念孫中山先生的題材為主,設有孫中山先生銅像、噴水池以及松園、竹園、梅園和栽種了999株龍柏的龍柏山等景點。與革命紀念區遙遙相對的是綜合遊覽區,這個遊覽區設有「香山」、「飛來石」、「一線天」、「水簾洞」、「觀景閣」、「迎陽石」等景點。公園於1996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辰全面竣工開放,是中山市內第二座紀念孫中山的公園。現時孫文紀念公園是中山十景之一「興中綴錦」的重要組成部分。




From:http://zh.wikipedia.org/zh-hk/%E4%B8%AD%E5%B1%B1%E5%85%AC%E5%9C%92

孫中山的辛亥革命

                                                          革命的準備
  189411(光緒二十年十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 18952月,孫中山在香港建立興中會總部,規定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建立合眾政府,鮮明地提出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第一個綱領。興中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開始。
    革命的爆發 
  19115月,清政府唯帝國主義之命是從,將從中國人民手中奪得的權利拱手獻給帝國主義,引起全國人民的憤怒。與鐵路國有直接相關的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省人民強烈反對出賣路權,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四川保路運動尤為波瀾壯闊。9月,保路風潮擴展為全省抗糧抗捐,群眾暴動接連發生。四川總督趙爾豐在成都逮捕保路同志會和川路股東會的負責人,並槍殺請願群眾數十名,造成流血慘案。同盟會員龍鳴劍等和哥老會組成保路同志軍進圍成都,轉戰各地,攻城奪地,猛烈衝擊清政府在四川的統治。四川保路運動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線。   
  革命的勝利與失敗
  革命的勝利發展使清政府極為震驚。1027日,清廷起用袁世凱為欽差大臣,授予指揮湖北軍事的全權。111,清軍攻陷漢口。同日,攝政王載灃宣佈解散皇族內閣,交出全部軍政大權,以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黎元洪和黃興、宋教仁等過高估計了袁世凱的力量和自身的困難,企圖利用袁世凱和清朝貴族之間的矛盾,以大總統的位置動員他倒戈,把最終推翻清朝的希望寄託于袁世凱。1127,漢陽為清軍攻陷。121,雙方議訂停戰3日。此後又擬定雙方派出代表討論大局。停戰是辛亥革命從武裝鬥爭走向政治妥協的一個重要轉折。
  1218,袁世凱的代表唐紹儀和革命軍政府的代表伍廷芳在上海開始和談。11月下旬,各省代表議決承認武昌為中華民國中央軍政府,以鄂督執行中央政務。接著14省代表會議在漢口英租界召開,籌備成立中央臨時政府。122,江浙聯軍攻克南京,代表會議決定以南京為中央臨時政府所在地,各省代表隨即自武漢齊集南京。25日,同盟會總理孫中山自海外歸來。29日,17省代表會議以16票的絕對多數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孫中山到南京就職,發佈《臨時大總統宣言書》、《告全國同胞書》等檔,正式宣告中華民國的誕生。12,通電改用陽曆。3日,選舉黎元洪為副總統,確定臨時政府組成人員,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28日,又成立南京臨時參議院。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包括革命派、立憲派和舊官僚3種政治勢力。獨立各省的軍政府多數為立憲派和舊官僚所操縱,南京臨時政府和身為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對它們事實上不能行使中央政府的權力。革命派自身的弱點也更多地暴露出來,孫中山的許多正確主張都遭到反對。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袁世凱感到大總統的位置難以到手,立即撤銷和議代表,造成談判破裂的形勢,迫使革命勢力妥協。帝國主義列強拒不承認南京臨時政府,並且製造外國干涉的空氣。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孫中山被迫退讓。122,孫中山聲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凱宣佈贊成共和,即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得到孫中山的保證後,加緊逼迫清帝退位。212,清朝皇帝終於接受中華民國對皇室的優待條件,正式退位。這樣,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朝垮臺了,延續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也隨之結束。213,袁世凱向臨時政府正式聲明贊成共和,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辭職。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因實力在北方,拒絕南下就職。孫中山派蔡元培為專使北上迎接,袁世凱暗中指使親信部隊在北京、天津、保定製造兵變;帝國主義也乘機調兵入京,製造緊張空氣,以支援袁世凱。南京臨時政府再次退讓。3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次日,孫中山公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個約法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的性質,是中國歷史上的創舉。25日,唐紹儀到南京接收臨時政府,組織新內閣。該內閣中內政、陸軍、海軍、財政、外交等部均由袁世凱的親信或擁護者擔任,同盟會只分配到教育、農林、工商等幾個點綴性的席位。41,孫中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5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臨時政府和該院遷往北京。至此,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所篡奪。辛亥革命失敗了。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點深入人心。中國人民長期進行的反帝反封建鬥爭,以辛亥革命為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


資料來源:http://www.zsred.cn/ArticleShoww.asp?ArticleId=97

孫中山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