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專題探究計劃書

A: 學生姓名
1: (組長)陳凱雯
2:陳浩文
3:黃國樑
4:周冰鑫
5:彭淑玲

B: 題目:中山的奇妙之旅~

C: 上述題目與哪個探究範圍有關?(可選擇多項)
今日香港 
全球化
傳媒
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現代中國 - 孫中山對中國的影響
資訊及通訊科技
D: 背景資料、相關概念和知識: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本名孫文,廣東中山人,是醫師、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家、中國民族主義者中國國民黨總理、第一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亦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在流亡日本時,曾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故後人以「中山先生」相稱;其後以此稱謂對孫文的慣稱為「孫中山」。
孫中山早年受基督教會教育,認識西方世界較深,通曉多種語言,有醫生資歷,倫敦蒙難後引發政治風波,使其在中外享有知名度,被多數外國人視為革命領袖。而在國內,多數革命者也認為他的聲望與能力足以成為革命組織的代表人物,因此在武昌起義後順利被選為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為建立中華民國政府的革命發起者之一,由他所提出的《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亦影響深遠,晚年推動聯俄容共政策,使得中國共產黨得以在國民黨內部迅速發展,是海峽兩岸都受到尊重的革命家。
孫中山領導革命,推翻專制獨裁之滿清,建立民主共和之中國,被譽為「國父」。
E: 探究目的
了解孫中山先生的開國功績

F: 焦點問題:
1. 了解國父在香港生活的歷史;
2. 緬懷他對中國的貢獻

G: 假設(如有):
孫中山有放棄過革命,孫中山的革命失敗

H: 暫定探究進程和初步定出之探究計劃:
   (應包括或已曾考慮到可能的須探究角度和研究對象;並須列出初步擬訂的資料搜集和分析方法、計劃進程和預期面對的困難和限制)

10月18日:設定題目
10月18日~31日:搜集資料
11月1日:交專題探究計劃書
11月11日~12日:去中山考察
11月13日~12月1日:整理資料
12月2日:交專題報告


I: 探究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探究孫中山的生平,讓後人好好學習及對歷史有進一步的了解

J:參考資料:孙中山纪念堂http://www.zhongshantour.com.cn/travel/travel/landscape-details.jsp?bas_id=1104738422142721
中山紅色軍事文化博物館
http://www.zsred.cn/index.as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